辽沈战役表明:毛泽东的个性正适合做统帅

为什么说毛泽东的个性适合做统帅?我们从大决战开始,就能清晰地看到,毛泽东在指挥辽沈战役中表现出来的个性——有民主的心胸,有拍板的气魄,有决策的果断。毛泽东的这种个性正是适合做统帅的个性。


解放战争中的毛泽东

济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大获全胜,大决战的序幕就此拉开。决战开始之初,国民党军队的数量还是占据明显优势的,而且装备也比解放军好,占领的地盘也大得多。但毛泽东对敌人的这种巨大优势并不担心,他看准了关键时刻蒋介石依旧举棋不定、心存幻想,难以下定决心实行战略退却的时机,果断发动决战。

其实,从发动全面内战开始,蒋介石内心就憋着一股劲儿要找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决战的,但毛泽东指挥下的人民解放军一如既往地难以琢磨,飘忽不定,解放军坚决不和敌人硬碰硬,而是在飘忽不定的运动战中不断消灭敌人、壮大自己,毛泽东在等待,等待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天平向我方倾斜的机会。

蒋介石被毛泽东的这种用兵搞得心焦脑躁,他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兵力寻找作战机会,也就是说,他认为此时国民党兵力和解放军兵力对比还有优势。而毛泽东则已经发现双方兵力对比的天平向解放军这方发生倾斜了。

原因很简单,毛泽东的用兵太灵活了,很多力量被巧妙地隐蔽起来了,让蒋介石难以琢磨,所以蒋介石根本搞不清楚毛泽东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而蒋介石的力量则在明处,正是由于这点微妙的原因,导致蒋介石还没看到局势发展的趋势,这就让他不知道该实行战略退却了。

等到蒋介石好不容易看明朗了局势,毛泽东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手了,蒋介石此时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决战期间双方从渐进的对峙到突变的骤然来临所经历的大致过程。

那时候的蒋介石明显是不愿意丢掉东北的,他想要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让东北人民解放军不能入关作战;万一不成功,蒋介石认为也可以把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华中地区,以加强华中地区的防御。他自信地认为,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到了形势迫不得已的时候再撤退也不迟。


辽沈战役(油画)

毛泽东之所以不把决战首战选在华北,是因为一旦华北首战,很容易受到华北和东北两面敌人的夹击;但也不能选择在华东作为首战,因为这会促使蒋介石的东北军队下定决心南撤,这就等于无形中帮助蒋介石及时实现了战略收缩。

而且,形势很明显的是,除了东北以外的地区,国共两党的军队已经成了相持的态势,蒋介石也拿不出更多的力量去援助东北了。基于这些考虑,毛泽东把大决战的开启之战选在了东北,这个选择很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拍板的气魄和决策的果断。

东北国民党军兵力有55万人,但已经被分割和压制在长春、沈阳和锦州这3块互不联系的狭长地带,而东北的人民解放军则高达100万之众。首战从哪里开始?锦州在最西边,长春在最东边,而沈阳的敌军最多。起初,毛泽东征询林彪的意见,同时给出自己的建议是,把蒋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

林彪担心锦州久攻不下反被敌人两头夹击,就提议先打长春,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这体现出毛泽东作为统帅的民主心胸。但林彪试攻后发现长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打,于是决定严密围困长春,改而执行南下攻打锦州的方案。

与此同时,林彪还向毛泽东提出要聂荣臻拖住傅作义的建议,毛泽东很快就部署下去了,这又体现了毛泽东作为统帅的民主心胸。但林彪此时又觉得聂荣臻协助的效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明显,他又犹豫了,向毛泽东强调他的困难,毛泽东这时就不高兴了,林彪见状只好表示服从。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