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里探奇旅
暮鼓晨钟。作为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位于北京地安门外大街的钟鼓楼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如今,在现代科技加持下,古老的钟鼓楼焕发新的光彩。
走进鼓楼,经过腾退修缮的鼓楼一层恢复了券洞历史原貌,7个券洞被充分利用,呈现一场名为“时间的故事”的常设展览。“序厅”“北京时间”“时间建筑”“中国时间”“我的时间”“发现中轴线”6个主题展厅和中心券洞沉浸展厅沿展线分布,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12个交互体验展项以及6个数字影片。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钟鼓楼的接待量大幅增加,仅2023年就达到40万人次,比2019年增加约60%。截至目前,2024年的接待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游客对钟鼓楼的兴趣越来越浓,得益于国家的免签政策和中轴线申遗成功。”李荫心说。
怎样让鼓楼这个古建筑“活”起来?“时间的故事”就是一个大胆尝试。这个展览巧妙地将古建筑与科技相融合,在不扰乱损坏文物本体的前提下,通过数字技术在历史空间注入全新展览内容,以720度沉浸展演及多体感交互,将抽象的文化和历史概念转化为具象生动的体验。“以空间叙事的方式,把展览主题、设计形式和古建空间相结合,让文物建筑自己来说话。”李荫心说。
11时30分,鼓楼一层中心券洞内,一场沉浸光影秀《共鸣》开始上演。观众循着钟鼓之声,在全沉浸空间内漫步,星宿、二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呈现,动态投影在四周墙壁上,随节奏而变换。历史与科技交织,四重数字光影艺术让鼓楼熠熠生辉。
在“发现中轴线”展厅,记者戴上AR眼镜,体验了一场飞跃“中轴宇宙”的时空奇旅。不用爬又高又陡的木楼梯,就能在数字复原中轻松“登临”鼓楼二层,欣赏钟鼓楼周边风貌及中轴线全景;还可以穿越到700多年前元大都兴建的时刻,看北京中轴线的“总设计师”刘秉忠象天法地、兴建城邦,感受历史的秘密、天地的变幻和四九城的心跳……
李荫心说,申遗成功后,他们计划成立新的部门加强对文物的研究,包括对文物和历史的挖掘以及与周边民俗风情相融合。“钟鼓楼还将接待更多的外国游客,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积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