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买喷过甲醛的大白菜,大多数有3个特征,购买时要认真甄别
冬季特别是北方人,非常喜欢吃大白菜、腌咸白菜、酱白菜,白菜成为人们在冬季的常食的鲜食蔬菜之一,深受大家喜爱。
大白菜一般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收获,并且需要储存3~6个月的时间,由于白菜上自带非常多的病菌,并存放大白菜的任何空间,也同样无时不存在有害病菌,对储存是有非常大的危害。
过去由于人们对冬季储存大白菜的技术存在缺陷,对甲醛即福尔马林,存在认识的不足,忽视了它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往往用它来控制一些有害病菌对大白菜的危害。
大家知道,甲醛在大白菜储存过程中,对一些有害病菌有非常大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并且防腐烂防霉变,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人们都忽视了甲醛是人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友善,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级致癌物,作恶多端,是非常多的癌症疾病的制造者,因此,国家食品安全方面,严禁在一切食品上使用甲醛来作防腐剂。
所以,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是严格禁止在任何农作物和农产品上使用甲醛,原因是甲醛这种化学药品的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分解,很难被植物所代谢掉,残留量高,危害性大。
一旦农作物上使用了甲醛,在农产品上非常容易找到它的身影,是人身体健康的潜在危险,非常容易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在农贸市场上,国家食品安全方面是严格禁止使用过甲醛的农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一旦被发现,该农产品必须作无公害化处理,并且要处以高额罚款。
但是,不管食品安全方面对甲醛防腐剂的管控多么的严格,但在农业种植上,一些不法商人,在大白菜收获入库过程中,仍然偷偷摸摸地暗箱操作,瞒天过海,在每棵大白菜根部沾上一些甲醛溶液,或者直接在大白菜表面喷一些低浓度的甲醛溶液,就能非常廉价有效地延长了大白菜储存期限,达到保质的目的,将这样的有害大白菜在市场上出售。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大白菜的时候,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市场上的大白菜保存至那个时候,保鲜那么好,必须要防止有不法商人在储存过程中使用了甲醛。
消费者在购买大白菜的时候,是无法使用科学的方法来鉴别大白菜上是否使用了甲醛,只能运用人的感观来判断和甄别。
一般情况下,一些大型超市商场里卖的大白菜,已经通过了食品安全方面抽检过的,但是仍然会存在非常多的漏网之鱼,“毒白菜”将会仍然存在。
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观来判断大白菜是否是安全的,要购买到没有使用过甲醛溶液的大白菜。
具体判断方法,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综合甄别大白菜上是否使用过甲醛溶液处理过的产品。
①,外观异常。大白菜收获的时候,农户和收购商,都会把大白菜外表的老化菜叶,发病虫害的菜叶,将全部剥掉了,只留下鲜嫩的非常正常的大白菜。
若是在购买大白菜的时候,表层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或黑色的小圆点的时候,而内面菜叶没有这种现象,就必须注意,很可能是该大白菜已经喷过甲醛溶液。
另外,甲醛处理过的大白菜,看起来是新鲜的,但颜色暗淡,无新鲜光泽,带有暗褐色,分明使用过甲醛处理的,若是大白菜颜色鲜艳有光泽,一般都是正常的大白菜。
②,异味明显。大家知道,甲醛是一种带有刺激气味的化学物质,只要使用了这种物质,哪怕使用浓度非常少,就不会逃脱人的嗅觉,人的鼻子轻而易举的就能闻出来。
因为,商家要使用甲醛能够达到保鲜作用的时候,其浓度必须要达到,否则就失去防腐剂的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商家使用能够达到防腐剂作用的用量,人的鼻子非常容易闻到一股异味。
这种异味一是来自甲醛本身的气味,二是甲醛溶液与大白菜内的有机物作用,产生的一种异味,三是甲醛杀灭各种病菌微生物所释放出来的异味,这三种异味混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带有淡淡甲醛的恶臭气味,就可以判断该大白菜已经使用过了甲醛,若是没有使用过甲醛的新鲜大白菜,是闻不到恶臭异味的。
③,呈现异常的保存特性。在冬季购买大白菜的时候,若是大白菜有挤压变扁,或变形走样,有明显的堆积痕迹,但仍然是新鲜的,没有变质腐烂,并且根部仍然是新鲜的像收获时间很短,说明根部已经沾足了甲醛溶液,才能保持如此程度,否则,早就腐烂变质了。
总而言之,消费者在购买大白菜的时候,特别是不产大白菜的季节,必须要特别注意,使用过甲醛处理的大白菜,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综合判断,是一种靠谱的甄别方法,食品安全和保护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大事情,千万不要调以轻必,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