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也来不及了,当年支持“台独”的立陶宛,如今下场极其凄惨
“声称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允许台湾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并派官员公然以访问的名义前往台湾?”
立陶宛此前的种种行径实在可恶至极,严重挑战了我国政府的底线,双方关系越来越“冰”。
然而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立陶宛突然“知错就改”?“啪啪”打自己的脸?
立陶宛政府高调向中国政府喊话,希望能寻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名义上是寻求合作,实际上就是希望中国能“高抬贵手”。
那么,立陶宛为何希望中国高抬贵手?面对立陶宛的请求,我国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立陶宛本来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西方社会孤立中国,立陶宛首先站出来承认了新中国政权。
我国投桃报李,1990年立陶宛从苏联独立出来之后,中国也率先承认了立陶宛的主权地位。
此后多年时间里,我国和立陶宛的关系都不错。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不断加深和立陶宛的经济合作,成为了立陶宛主要的贸易伙伴,让其国民收入翻了四倍之多。
立陶宛作为人口只有两百多万的小国,国际存在感极低。
正因为有了中国这个贸易伙伴,立陶宛得以在快速变富的过程中,低调地过着幸福生活。
然而,立陶宛政府并没有珍惜这种幸福,物质有了保障之后,他们就开始逐渐忘记与中国之间的友谊,甚至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实行援助,立陶宛作为欧洲国家,也跟随西方的脚步,对乌克兰表示支持。
中国支持俄罗斯,所以立陶宛的行为已经开始破坏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
我国出于对立陶宛主权的尊重,并没有对他们的立场做过多评价。
而立陶宛则得寸进尺,在中立两国关系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又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
当时台湾岛上的台独势力愈发嚣张,把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我国政府甚至不得不对台独势力进行武力威慑。
在这种情况下,立陶宛竟公开支持台独势力,彻底挑战了中国政府的底线。
立陶宛交通及通讯部政务次长爱格涅,在立陶宛政府的指示下,公然以访问的名义前往台湾,挑衅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更过分的是,立陶宛还允许台湾在其设立代表处,进一步挑战我国政府的底线。
在立陶宛与中国对峙的过程中,其背后的美国也出面推波助澜。
美国官员在发言时当众说道:“我们拒绝接受其他国家对于立陶宛加深与台湾合作这一主权决定的干预。”
此话不仅公开为立陶宛站台,而且向国际社会做出错误暗示,歪曲事实声称台湾具有主权,否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
美国的支持让立陶宛有恃无恐,于是拿出螳臂当车的勇气,堂而皇之地支持台独势力,与中国作对。
立陶宛看到美国源源不断地给予乌克兰各种援助,自认为只要和美国一起为乌克兰站台,就能够同样获得美国的大量经济馈赠。
于是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开始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表面上聊得热火朝天,其实心里就是在等待美国的经济援助。
但是左等右等,瑙塞达并没有等来美国的经济援助,等来的却是中国的雷霆出击。
中国在多次警告立陶宛政府但没有效果之后,决定对立陶宛重拳出击。
我国首先把立陶宛从中欧班列中剔除出去,在中国到欧洲东部的铁路上,立陶宛国境内的路段统统被去除,200多条铁轨被相继拆掉。
另外,在立陶宛官员爱格涅前往台湾后不久,我国就采取果断措施,对爱格涅进行限制,禁止其进入中国大陆,掐断其与中国所有的经济联系。
这两大举措完成之后,立陶宛政府继续嘴硬,在外交上依然一意孤行,继续支持台湾台独势力的同时,还一本正经地对中国提出严正交涉。
面对立陶宛的嘴硬,我国并没有轻易停手,将两国的外交关系降到了最低一级的代办级,并把立陶宛驻华代表驱离出境。
两国关系在立陶宛的一意孤行之下跌到了冰点。
面对这种情况,立陶宛政府仍然嘴硬,外交上的变动并没有触及他们太大利益,于是立陶宛外交部丝毫没有将这种变动太当回事。
而接下来,我国的第三步制裁措施,着实让立陶宛政客们顿时慌了神。
我国作为贸易进口大国,宣布立即停止进口立陶宛的木材、煤炭等资源,立陶宛的这些能源产品很快就失去了一大部分销路,相关企业开始血亏。
立陶宛的政客们为了讨好美国而获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他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中国的行为对立陶宛影响并不大,立陶宛不久之后就能够从这种影响之中恢复过来。”
但他们只忙着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丝毫不顾及立陶宛许多企业,已经在经济的衰退中走向倒闭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开始坐不住了,转眼看向了指使他们挑战中国的美国人。
希望美国人能够对他们的损失负责,直接买下他们的能源,并帮他们重新回到中欧班列之中。
但是美国人耸耸肩,表示无能为力,对此无动于衷。
瑙塞达对美国人失望至极,于是开始考虑修复和中国的关系,以便于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但此前他已经允许台湾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这已经触动了中国政府的底线。
瑙塞达左思右想,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他情急之下,突然在发言中说道:
“以台湾的名义设立代表处,是一个错误。”
这一说法立即令立陶宛政坛哗然,政客们用狐疑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问:“让台湾设立代表处不是你同意的吗?你怎么那么快就说这是个错误呢?”
台湾的台独政客们也瞪大了眼睛,纷纷私下质问:“我们都已经派人过去了,你现在说是个错误,你到底是几个意思?”
瑙塞达心里很苦,大家都不理解他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从而恢复经济的苦心。
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明说,于是在众人的舆论压力下,他只能再次改口,说自己所说的“台湾设立代表处是个错误”的言论是个口误。
此时的瑙塞达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整个立陶宛都已经在美国的推动下、在政客们的操作下,走向了中国的对立面,站在了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之中。
而在美国的带领之下,立陶宛不但没有如愿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反而自身还要在俄乌战争当中,在西方阵营的裹挟下向乌克兰给予援助,这就使得其国内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立陶宛政府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四处向国际社会借款。
到2023年年初,立陶宛的外债数额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亿元人民币,可谓是债台高筑。
此时的瑙塞达已经焦头烂额,一面是来自中国的出击,一面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完的债务,他每天都希望能够找到让立陶宛再次发家致富的道路,摆脱这种经济危机状况。
走投无路之下,瑙塞达想要豁出脸去向中国求饶。
瑙塞达在2023年5月又厚着脸皮向中国政府挥手,声称想要和中国寻求经济合作,意思是希望中国能够不计前嫌,让两国关系重新回到之前的友好状态。
但与此同时,立陶宛并没有为之前破坏两国关系的行为而表示道歉,也并未对有关台湾的种种错误言论而进行更正,更没有让台湾代表处从立陶宛撤走。
瑙塞达一方面为了不得罪美国而拒绝改变立场,一方面又想通过向中国示好来恢复国内的经济状况,幻想很美好,但一眼就被我国看透。
我国作为大国虽然胸怀宽广,但是也有自己的底线。
面对立陶宛屡屡挑战我国底线的行为,我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不仅没有对瑙塞达的请求给予回应,而且对立陶宛的种种错误行径给予严厉斥责。
瑙塞达没有办法,只好悻悻地闭上嘴巴重新保持沉默。
面对如今中国和立陶宛两国的关系,瑙塞达和政客们知道他们需要自食其果,对此他们无话可说。
如今的立陶宛,百姓们在经济凋敝的境况中苦苦挣扎,不少政客依然嘴硬,声称立陶宛很快就会恢复。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一边怂恿着立陶宛保持立场,一边对立陶宛的衰败状况坐视不管,立陶宛可谓是骑虎难下,不知前路如何。
立陶宛的遭遇向全世界许多国家敲响了警钟:
一个国家应该凭借自己的判断来确立立场,如果一味地听信他国所谓的利益承诺,随意改变本国立场,那往往会被这种利益承诺所坑害。
其最终得到的就只是一系列糖衣炮弹,结果是政客们在“糖衣”中自我陶醉,而百姓们则在“炮弹”中走向穷困。
有人说,如果立陶宛还执迷不悟的话,终将会自食其果。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