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对被盗风险较高古文化遗址、帝王陵寝等,配备入侵报警系统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10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文物局联合举行“依法惩治文物犯罪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通报各地文物部门联合检察机关依法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情况。
发布会现场(极目新闻记者曹雪娇 摄)
陈培军介绍,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持依法保护管理,守牢文物安全底线,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我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
“202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62家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共鉴定涉案物品89万余件(套),为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提供有力专业支撑。”陈培军表示,近年来,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与人民检察院加强协作,依法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强化溯源治理,持续完善联合工作机制,有力惩治文物犯罪,一大批犯罪分子被提起公诉。针对当前文物犯罪呈现团伙化、职业化和智能化趋势,盗掘、盗窃等上游犯罪多发,下游倒卖、销赃行为隐蔽,且向网络发展蔓延等特点,在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国家文物局积极会同中共**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印发《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完善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了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组,印发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打击目标和任务,加大联合督导力度,坚持专项打击和常态打击相结合,密切部门间协作配合,将打防文物犯罪纳入日常重点任务。
此外,陈培军还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督导落实文物安全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管理使用人直接责任。通过对大批被盗风险较高的古文化遗址、帝王陵寝、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安装配备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等安全防范系统和设施等方式,不断增强文物安全防范和预警能力,并持续开展安全检查整治行动。近三年来,排查整治各类文物安全隐患和问题24万余项,挂牌督办整改突出风险隐患,着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