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新和妻子女儿回到上海,住在十几平米房子里,可是他却很知足

1993年,毛远新因腿疾走出了秦城。随后,他和妻子、女儿回到上海,一家三口住在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虽然生活清苦,可是毛远新却很知足,因为他可以陪伴女儿了……

1993年的春天,阳光温暖而明媚,照耀在秦城高墙的每一砖每一瓦上。那一天,毛远新踏出了这道高墙,步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的腿脚虽不便,但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全秀凤和李莉在城门外等候,看到他的那一刻,李莉的眼睛亮了起来,而全秀凤的眼中则含着泪水。
“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全秀凤紧紧握着毛远新的手,声音哽咽。
毛远新微笑着,尽管腿脚不便,但他的眼神坚定,“是的,我们会好好生活的。”
他们一家三口回到上海,住进了一间仅十几平米的狭小房间。虽然条件简陋,但能够团聚,对他们来说已是最大的幸福。毛远新常常坐在狭小的窗边,看着外面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李莉,1977年出生的女孩,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缺少父亲的陪伴下,全秀凤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她看着李莉一天天长大,感受着女儿的每一个变化。
“莉莉,你知道吗?你是妈妈的小太阳,照亮了妈妈的世界。” 全秀凤常常这样对李莉说,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温暖和爱意。
李莉的笑声总是那么清脆,每当她笑起来,全秀凤的心里就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李莉的成长,不仅带给了全秀凤巨大的快乐,也让她在艰难的岁月中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这些简单而温馨的日常,构成了他们一家在困境中坚强生活的动人画面,也为他们未来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当李莉年仅十个月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打破了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起初,全秀凤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她在家用传统的退烧方法尝试缓解女儿的不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莉的额头依然灼热,小脸潮红,呼吸急促。全秀凤的心渐渐沉重,她的眼眶中开始聚集泪水,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助。
最终,全秀凤抱着李莉匆匆赶往附近的诊所。医生检查后建议使用青链霉素治疗。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无尽的担忧之后,全秀凤同意了。看着小小的针管插入李莉稚嫩的手臂,她的心如刀割。
几天后,李莉的烧终于退了。全秀凤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微笑,她以为一切终于会恢复正常。然而,当她轻声呼唤李莉时,却未得到任何回应。全秀凤一次又一次地呼唤,声音从焦急转为恐慌,但李莉的眼神空洞,仿佛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一刻,全秀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她意识到,事情可能远比她想象的要糟糕。
经过检查,全秀凤得知了崩溃的消息:因为长期使用青链霉素,李莉双耳失聪。在秦城的毛远新还不知道这一切。
直到李莉五岁时,全秀凤带着她去秦城,毛远新才得知女儿的状况。那一刻,他深感自责和痛苦。李莉第一次见到父亲,却因为无法用语言沟通而感到害怕,一直躲在母亲身后。
1993年,毛远新因腿疾申请保外就医,终于可以亲自照顾女儿。他带着家人在上海生活,尽管腿部不便,但他仍在一家工厂辛勤工作,从不迟到。他用的是另一个名字——李实,除了厂长外,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同事们尊重他,亲切地称他为“李师傅”。
每天下班后,毛远新都会努力修复和女儿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与李莉沟通,他学会了简单的手语。李莉喜欢画画,毛远新不仅全力支持,还亲自指导。时间的沉淀让父女俩的关系逐渐融洽,李莉从心底接纳了父亲。
在毛远新的辅导下,李莉的学习成绩提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她聪明伶俐,不负父亲的期望,后来获得了大专文凭,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如今,年过八旬的毛远新,每次出席活动都需要坐轮椅,但精神依然饱满。他的一生经历了起起落落,但始终坚韧不拔,在平凡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经常参加宣传红色文化的活动,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只要国家和人民有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