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落幕!投资天才查理·芒格的悲惨经历:29岁净身出户,2年后儿子去世

当地时间11月28日,美国著名投资人、富豪查理·芒格去世,终年99岁。

查理·芒格出生于1924年1月1日,生前是沃伦·巴菲特的长期黄金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在两人的运作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成长为全球市值前十大上市公司。

在早前的讲话中,芒格常借用小时候听到的一句话调侃:“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很遗憾,这一次他还是未能避开死亡。

成长

芒格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儿时距离巴菲特现在的住址近数百英尺。

芒格的爷爷是一名联邦地区法官,任职达数十年之久,让家庭在当地享受声望。芒格的父亲也是一名成功的律师,赚的钱足够一家人在大萧条期间过着舒服的日子。

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记载,小时候,芒格过于活跃,以至于好朋友尼尔的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影响,但还是止不住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乐。在学会隐藏悲惨经历和采用艺术策略应对之前,巴菲特只是具有不甚妥当的青少年反叛思想。而对于芒格来说,由于过于骄傲,他获得了“大脑”的绰号,在高中同学中有“多动”和“高冷”的名声。

17岁时,芒格曾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数学。大二那年,他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一年后参军。服役中,他曾在新墨西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研究气象学,但是没有正式毕业。后来,他在阿拉斯加,担任一名军队气象学家,没有真正参加过战斗。他遇到的危险更多是在经济上的:通过打扑克,他增加了自己的随军收入,他发现自己比较擅长该项活动。当获胜概率低时,他会很快洗牌;当赢的概率高时,他会加大赌注。这也是他今后人生中会利用的优势。

战争结束后,得益于家人关系帮助,他在没有完成本科学位的情况下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芒格的父亲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该院前院长罗斯科·庞德是芒格家的世交。罗斯科亲自为芒格“说情”,芒格被录取了。

家庭

进入哈佛学习前,芒格已经开始了一段婚姻。结婚那年,芒格21岁,妻子南希·辛吉斯19岁。南希是芒格妹妹玛丽在斯克里普斯学院的好朋友。

在女儿眼里,南希是“任性、宠溺”的,夫妇二人的结合并不理想。哈佛毕业后,芒格和妻子一起来到加州,这里是妻子的家乡,他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

1953年,在经历八年断断续续的争吵、不融洽与痛苦后,芒格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当时,离婚还是相对耻辱的事情。这段婚姻留下了3个孩子,芒格搬离了家,成为一名“周六父亲”。

离婚一年内,大儿子泰迪被诊断患了白血病,芒格和前妻四处求医,很快发现这病无法治愈。在白血病区,他们和其他各种年龄阶段的父母或祖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衰弱下去。

泰迪经常进出医院,芒格会到医院来,握着儿子的手在街上散步,哭泣是免不了的。芒格发现失败的婚姻和重病晚期的儿子难以承受。单身父亲的孤独让他恼怒,他希望被孩子们包围着。“当面对难以置信的悲剧时,你不应该让一个悲剧通过意志的失败变成两个或三个。”芒格后来说。当事情变差时,他会重新规划新的目标。这在当时是实用的,甚至有些无情。即使在他照顾孩子的那段时期里,他仍然决定再一次结婚。

芒格对约会没抱多大期望,这种心态也是他的处世哲学。对生活设置低的预期,让芒格很难觉得失望,他将此视为通向幸福的途径。为了寻找单身女性,他开始翻看离婚和死亡启事,这也引起朋友们的注意。他的一个律师朋友介绍了另外一个“南希”,即南希·巴里·博斯维克。博斯维克也是离异者,有2个孩子。她喜欢打网球、滑雪和高尔夫,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优等毕业生。

芒格和博斯维克见面后很快走在了一起,两人带着孩子们郊游,泰迪也曾跟着,但不久就因病难以行动。31岁时,在9岁儿子泰迪最后的日子里,芒格长久陪在床前。“一点一点地失去孩子,我想不出来还有哪些经历比这更糟糕。”芒格说。

芒格与博斯维克在1956年1月结婚,两人又有了4个孩子(3个儿子、1个女儿)。结婚前,芒格有2个女儿,博斯维克有2个儿子,两人婚后一共有8个孩子需要抚养。

芒格变得迫切希望赚钱,但意识到法律很难让他富足。他开始寻找副业,早期在建筑项目和不动产领域工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芒格在建筑设计方面拥有颇高热情。虽然事业初期是一名执业律师,每小时收费为15美元,芒格在30多岁的时候才真正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洛杉矶周边,他设计和建造了5处住宅工程。此外,芒格不仅设计自己的住所,还设计了斯坦福和密歇根大学的宿舍楼。

“我对变得富足充满激情,并不是因为我想要法拉利豪车,而是希望能够独立。给别人发账单是没有尊严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等到芒格1964年收手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就带给了他高达140万美元的收入。

芒格与巴菲特

两人相差六岁,芒格最初对巴菲特知之甚少。芒格认为,高预期会导致吹毛求疵,低预期则往往带来成功。相比与他人交流,他更享受倾听自己的内心。

青少年时,芒格曾在巴菲特爷爷家的杂货店里打工。这并不意味着两人很是熟络,芒格和巴菲特1959年才见面,那时他已经长期离开奥马哈并在洛杉矶定居。

1959年夏天的一个周五,巴菲特在奥马哈俱乐部和几位合作伙伴聚会,其中包括尼尔·戴维斯及其妹夫李·希曼,正是希曼安排巴菲特会见了尼尔的好朋友。此前,在参与合伙搞投资后,尼尔的父亲曾告诉巴菲特:“你让我想起了芒格。”

对于两人的相识,巴菲特曾在股东信里写道:“我当时28岁,他则是35岁。一位奥马哈的医生引荐,认为我们可以合得来。我们确实合得来。”

芒格回到洛杉矶后,两人经常在电话里谈论一两个小时。

南希问丈夫:“你为何这么关注他?”

芒格说:“你不懂,这不是个普通人。”

芒格在电话中听到巴菲特的投资和融资手段,好奇后者为何推销自己如此优秀。

在积攒到大约30万美元后,芒格开设了自己的合伙基金。这笔钱与巴菲特的相比差距甚远,巴菲特说:“查理早前需要养育很多孩子,这限制了他尽早走向独立。及早入场并缺少牵绊是巨大的优势。”在管理惠勒芒格公司时,每年复合回报率达到19.8%。

投资理念

芒格原本并不是伯克希尔的大股东,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的两家控股公司——多元零售公司和蓝筹印花公司——并入伯克希尔之后,这种情况才被改变。芒格曾担任蓝筹印花公司的主席,并在1978年正式担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

巴菲特曾说,他和芒格是企业选择者,而不是股票挑选者。

最初,巴菲特的投资模式是格雷厄姆式的,即以白菜价购买便宜的股票,然后当它们不再便宜时抛售。许多年后,尤其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巴菲特更倾向于买进一些优秀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或者至少在这些股票的根基腐朽之前持有。在格雷厄姆的词典中,找不到“永远”这个词。

在投资风格转变过程中,芒格扮演了创造性的角色。巴菲特说:“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教给我只买便宜的股票,查理让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要让我从格雷厄姆的局限理论中走出来,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扩大了我的视野。”

巴菲特和芒格十分重视复利的力量。芒格常引用偶像富兰克林的话:“……这是能够将你所有的铅块变成金块的石头……记住,钱是一种繁殖力特别强大的东西。钱会生子,钱子会生更多的钱孙。”1972年,芒格说服巴菲特用2500万美元现金收购喜诗糖果百分之百的股权。这并不是格雷厄姆式的股票,但结果证明它是一台复利机器。

对于芒格的理念,巴菲特在最新(2023年)的股东信里也进行了罗列。

世界充满了愚蠢的赌徒,他们做的不像耐心的投资者那样好。

如果你不以真实的角度观察世界,那就像是通过扭曲的镜头来判断事物。

所有我想知道的是,我会在哪里死去?这样我永远不会去那里。与此相关的想法:尽早写下你期待的讣告,然后据此行动。

如果你不在乎自己是否理性,你就不会为之努力。然后,你将保持非理性,得到糟糕的结果。

耐心是可以学习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久,能够长期专注干一件事的能力是巨大的优势。

你可以从死去的人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读那些你钦佩或厌恶的死者的文章。

如果你能游到一艘适航的船,就不要乘坐正在下沉的船离开。

一家伟大的公司会在你离职后继续运转;一个平庸的公司做不到这样。

沃伦(巴菲特)和我不关注市场的泡沫。我们寻找好的长期投资,并顽固地长期持有。

格雷厄姆说过:“每一天,股市都是一台投票机;从长远来看,它就是一台称重机。”如果你不断创造更具价值的东西,那么一些明智的人就会注意到它,并开始购买。

投资时,没有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因此,使用杠杆是危险的。一串美妙的数字乘以0总是等于0。不要期待能富两次。

芒格经常提到“铁锤人综合征”,即谚语所说的“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非常像一颗钉子”。人们不能只拥有一把铁锤,必须拥有所有的工具,也就是跨学科知识。“如果你轻车熟路地走上跨学科的路径,你将永远不想往回走,因为那就像砍断你的双手。”

他通常不会使用正式的可行性报告。人们往往没有认识到,人世间大多数结果都是不公平的,而且道德规范有时候必须不公平,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他常常举一个例子:在海军,如果你的船搁浅了,即使那不是你的错,你的军旅生涯也会终结。我认为和追求对每个人都公平的制度相比,对那个没有犯错的家伙不公平的制度更能让每艘舰艇的船长呕心沥血地确保他负责的舰艇不会搁浅。容忍对某些人有一点不公平,以便对所有人更为公平,这是芒格推荐的模式。

生活中,芒格对酒精抱有怀疑态度,他曾告诫哈佛毕业生们避免为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我年轻时最好的朋友有四个,他们非常聪明、正直和幽默,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都很出色。其中两个早已去世,酒精是让他们早逝的一个因素;第三个人现在还醉生梦死地活着——假如那也算活着的话。”

责编:叶舒筠

校对:姚远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