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仅2位屹立不倒,其一朱老总,其二出人意料

作者:相忘于江湖

开国十大元帅,有哪些人一直屹立不倒?

主席崛起于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第二年4月的“朱毛会师”,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从此十大元帅陆续“加盟”,开启了我军辉煌的“朱毛红军”时代。

主席军事地位的确立,始于1934年1月的遵义会议。

在此之前,主席两次丢掉红军指挥权,到后方养病,或者从事农村调查工作。遵义会议,主席进入军事指挥“三人组”

【洛甫,张闻天】

但是,过渡时期的掌门人还是主席眼中的“明君”张闻天。

主席真正确立一把手地位,是1945年春夏之交的七大。

从此一直到1976年,主席带领军民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元帅先后退出了核心层。

从七大到十大,十大元帅始终屹立不倒的,实际上仅有两位。

【1938年9月,主席、朱老总等主席团成员】

第一位毫无悬念,他就是开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老总。

朱老总的历史地位之高,在我军无人可以撼动:南昌起义之前,已经是月俸上千大洋的旅长和厅级高官。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35岁放弃荣华富贵,毅然到欧洲游历;朱毛会师以后,一直是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总司令。

1945年的七大,产生了我军的核心层,主席成为掌舵人,朱老总是仅次于主席的二号首长,领衔4位副主席(其余3位副主席是周、刘、彭)。

在这次会议上,朱老总也是仅次于主席的二号人物,五大书记之一(毛、朱、刘、周、任),也是44名委员中仅有的4位全票得主(毛、朱、刘、任)。

新中国成立后,朱老总既是三军总司令,还是六位副主席之一(其余5位是刘、庆龄先生、李济深、张澜、高岗)。毫不夸张地说,建国初期的朱老总是新中国的二号人物。

1956年的八大,七大时的“五大书记”演变为六大常委,即毛、刘、周、朱、陈云、邓。由于进入建设时期,作为军队旗帜的朱老总的排名退居第4位,在刘、周之后。

1969年九大和1973年十大,朱老总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

建国初期的朱老总

十大元帅第二位“长青树”,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这位低调、睿智的开国元勋,就是“军神”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是十大元帅中年龄第二大的,仅次于四川老乡朱老总。刘帅在红军时期,曾经在宁都会议投了主席的反对票,主席丢掉了红军的指挥权,但主席知人善任,不计前嫌,长征时期力主被李德和博古降职的刘伯承重新回到指挥中枢。

七大时,刘伯承是129师师长、晋冀鲁豫代表团的团长。

在这次会议上,刘伯承由于长期战斗在太行山,在大后方的知名度没有朱老总、林总、徐向前等人高。在正式委员选举中,甚至还不如陈毅、贺老总得票数多,但依然入围。

在我军核心层,刘伯承也是委员之一,和后来十大元帅中的陈、贺、林、叶、聂、徐并列。新中国成立后,朱、彭、林跻身副主席,刘伯承和其余六位元帅都是委员。

1956年八大召开时,刘伯承和林、贺、陈和罗等5帅成为委员。1969年九大,叶帅初次当选,林、刘和朱继续当选。1973年十大,叶、朱老总和刘伯承当选。

后来在“教条主义”风波中受到批判的刘帅,一直屹立不倒。

1977年十一大,85岁的刘伯承第四次成为委员,谱写了一段传奇。

【1964年7月,刘伯承在海拉尔察看日本关东军的地下工事】

文革时期,刘伯承和陈毅在一起

那么,其余八大元帅为什么没有朱、刘的待遇?

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总,崛起于平江起义,从1936年的陕甘支队时期就奠定了军中副总的位置,七大虽然受到“百团大战”矫枉过正的批判,但并不影响当选委员。

在七大,彭总和朱老总是十大元帅最先进入核心局的。八大,彭总和朱、罗、徐、刘、陈、聂等老帅继续当选。仅仅3年以后,彭总在庐山退出了舞台。

十大元帅排名第三的林总,在庐山以后取代彭总主军。

九大,林总达到一生的巅峰时刻。在这次大会上,林总站在了舞台的**,风光一时无两。但是,正所谓“爬得越高跌的越重”,仅仅2年以后林总就出事了。

十大元帅排名第五的贺老总,参加了七大、八大,但是在1966年以后彻底远离核心,落难后身体受到很大损害,九大结束不到半年就病逝了。

此外,有2位开国元帅参加了八大还当选核心局委员,但是没有看到九大的召开。一个是1963年12月病逝的罗荣桓元帅,另一个就是1972年1月病逝的陈毅元帅。

在主席时代,最后一位进入核心局的是“大智若愚”的叶帅。

还有2位元帅在主席麾下没有进入过核心局,就是徐向前和聂荣臻。

大起大落的林总

只有朱老总和刘帅,可谓“不倒翁”。

尤其是长期重病的刘伯承元帅,虽然晚年有长达13年的时间一直患病,但是作为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军事院校的创始人之一,在历次重要会议上仍然是军中的一面旗帜。

刘帅之所以屹立不倒,主要是刘帅一直是军事专业人才,没有自己的山头;建国初期,刘帅激流勇退,创建军事学院;晚年的刘帅已成“病虎”,和其他人没有利益关系。

1977年十一大召开时,十大元帅只剩下了4位:刘、叶、聂、徐。

这是主席逝后的第一次盛会,也是邓公出山前的一次过度性会议。刘伯承第四次当选核心委员,叶剑英是第二次当选,而徐向前和聂荣臻也第一次进入核心圈。

叶帅

尽管直到十大才进入舞台中心,但叶帅的大智慧一直深受主席的青睐。林总坠落之后,叶帅开始主持军中工作,成为实际上的掌军人。

邓公复出后,叶、徐和聂三位老帅,继续为我军建设发挥余热。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