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或许真该向“中国轮胎”学学了

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生产了全世界第一条寿命长、降低油耗、可高速行驶、不易刺破、安全性能好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开辟了汽车轮胎发展的新方向。直到1980年,中国才打破了国内汽车厂家不使用国产轮胎的历史,上海正泰成功完成了乘用子午线轮胎工业化生产,后通过不断吸收和改进,子午线轮胎技术逐渐扩散到杭州橡胶厂等企业。到了90年代,中国凭借着庞大的产业基础、原材料、地皮、低廉的人工成本,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基地。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全球领先轮胎企业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中国轮胎带来了巨量资本。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中国轮胎业迎来了产业转移带来的红利,轮胎工厂飞速扩张,山东、长三角、珠三角也逐渐成长为全球的重要轮胎生产基地。到了2000年,全球轮胎企业75强中,中国企业占了16家。到2015年,全球轮胎年产20亿条,中国的轮胎占其中的38%。

如果从1980年我们可以自行完成乘用子午线轮胎工业化生产开始,但现在整40年。40年,中国轮胎便将工厂开向世界,因此我说,中国制造业真的该向中国轮胎学学。我知道,此话一出一定有声音会说:“中国轮胎和现在的制造业不是一个时间和一个空间的产物,怎能在一起相提并论?”但请回头看中国轮胎业发展史,它几乎走过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可能经历的每一个阶段:从山寨作坊式的粗制滥造,靠低价抢占市场。到购买国际先进设备,让产品走出去,行销海外,再到把工厂开到全世界;走过最辉煌的路,也遭遇过最残酷贸易战。

当国民神车五菱mini搭载玲珑时,当回力和途虎养车深度合作,推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品牌“飞跃”轮胎时,当中策、三角、玲珑、赛轮、金宇、浦林成山、森麒麟、万力等一众轮胎企业制造的轮胎装上一辆又一辆外国汽车时,你心底会想到什么?轮胎这东西,不如芯片高端、不如人工智能酷炫,但它和其他的制造业一样,是中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就业,创汇创收,因此我说,中国制造业或许真该向“中国轮胎”学学了

学什么?中国的制造行业应该积极向外扩张。海外扩张能够规避国际贸易壁垒、降低用工成本和物流成本,东南亚、中亚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能够保持企业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