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呼吁取消所有人退休工资,以缓解养老压力,可行吗?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加速老龄化的双重趋势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65亿,占总人口的18.7%。

联合国预测,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25%。与此同时,2015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率并未出现明显回升。

据统计,2021年我国生育率仅为1.16,远低于人口置换水平的2.1。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养老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国的养老保险属于收支不平衡的“付过代”模式,即当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主要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随着退休人数增加和缴费人数减少,制度难以为继。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养老金缺口有可能高达8万亿。

仅2021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就已达7000亿元。一些地方政府更是动用基金补贴一般公共预算。这些都增加了财政风险。

在收入分配方式上,我国的养老保险也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可以享受较高的退休待遇,个别人每月可领取近万元养老金,甚至超过其在职收入的70-90%。

而外出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障则相对薄弱。据调查,近7成农民工称“不敢退休”,主要担心退休后生活无着落。这种收入差距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也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基金管理上,各地也存在监管不力、分配不透明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动用养老金弥补财政短板或投资高风险项目,存在挪用、滥用、浪费公款的嫌疑。

个别基金管理人员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更是雪上加霜。这无疑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

面对养老金制度所面临的困境,有专家主张全部取消退休金,由国家统筹解决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但这一做法恐难收到预期效果。

首先是对国民情感的伤害。我国退休制度实施已70余年,退休金被视为对劳动者贡献的回报。一旦取消,劳动者将感到被背叛和羞辱。

这也将削弱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这会对老年人生计构成威胁。养老金往往是很多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取消后,许多老人生活将面临困境。再者,这也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要实现收入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需要大量财政投入。最后,由于老年消费需求下降,国民经济也将面临冲击。

单纯取消退休金这一简单粗暴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后果严重。这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与人性和公平正义相违背。

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困境,根本之策在于及时调整优化人口政策,适当提高生育率,实现人口结构平衡。

应进一步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控制退休人数。在制度层面,则需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三种模式并存,使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

还应加强基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挪用浪费,并继续提高统筹层次,实现省际基金调剂转移,以保证全国范围内的支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人口时代与养老时代的双重挑战,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面对这一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能简单求助于肤浅对策。唯有系统治理,持续优化,才能驾驭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