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直面“双减”真问题

“如何进一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如何保障非考试科目的质量”,在一场持续两个多小时,包括十几轮问答的专题询问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双减”热点从保障化学等非考试科目的质量延伸到有效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和行业转型。

这场专题询问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市人民政府“双减”工作情况的报告展开的。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共有158代表人次提出10件有关“双减”工作的议案。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从6月开始,分校内教学、校外培训、教师队伍3个专题小组,先后赴西城、海淀、平谷等6个区实地调研,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

在11月23日这场专题询问会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7个部门应询作答。

减去作业总量时长,提升作业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增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文在前期调研中看到,“双减”实施后学生的作业量和时长得到了有效压减,但一些学校也存在作业管理不够精细、弹性作业设计能力不够强的问题。

北京市教委答复,在“大减法、小加法”的总体思路下,北京减轻了学生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负担,但强化了作业的设计,特别是提升作业的质量。

北京市教委还在答复中提到在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方面,从注重单一课时向更加注重单元和主题教学统筹转变,从重视“知识第一”向“方法第一”甚至“价值观第一”转变。例如,北京市文汇中学设计了语文实践作业“播种春天”,要求学生春游踏青,亲手种花养花。北京市教委认为,这样的作业是一个综合载体,而非当日简单的抄、默就能够完成的。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荣梅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家长担心类似化学等中考考察、高中考试的科目,不能有效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北京市教委答复,这触及了考试评价改革真正的核心点。北京调整升学模式后,不仅有“大减法、小加法”,还有“多渠道、新载体”,让学生更多地在教育集团内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连续培养,也便于学校对孩子的爱好和特长早发现、持续支持。

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和行业转型

除了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关注外,校外培训也是委员们专题询问的高频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学生和家长有培训需求怎么办?不合规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从地上转入地下,隐形变异问题如何解?校外培训机构时有停业和暴雷的现象,家长退费难题怎么破……

“压减培训机构真正的目标是教育权利的回归。”北京市教委在答复中提到,“双减”不是一味地压减培训机构,也促进教育培训机构和行业有机转型。例如,在学校主导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严格管理所有机构的教师资质、课程收费、课程内容等等。

北京市文旅局在答复中介绍,为了加强监管,推动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营利性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课程预付费管理办法(修订)》,对预先收取培训课程费用的培训班明确,必须开立预付费专用账户。目前,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预付费拨付方式已经优化调整为“一课一消”,截止11月20日,北京3870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中有2918家开立存款账户,占比85%。

北京市体育局还提出“365”规范,“3”是要求培训时长不能超过3个月,“6”是费用基本上不能超过60课时,“5”即一次性收取资金不得超过5000元。

针对“地上转地下”的校外违规培训机构,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答复,处理违规培训机构的案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部门依法移送的无证办学案件,另一类是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职能,对价格违法、虚假宣传、广告违法以及垄断行为的惩戒。

今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市教育部门移转的70余条线索,已立案341件并进行相应罚款。同时,会同教育等职能部门加大对隐性变异培训案例的宣传曝光力度,积极开展对隐性变异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多方持续发力。

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家校与社会共育

在专题询问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协同作用也受到不少委员的关注。北京市****孟令悦在前期调研情况中注意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家长的焦虑情绪并没有得到彻底的缓解。他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郊差异、区域差异和学校差异,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北京市教委答复,在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过程中,仅靠单体学校达到均衡,变得越来越难。近年来,北京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覆盖率,通过做大载体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同时也促进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

同时,深化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促进校际均衡发展,让学生们见到更多的老师,享受到更多的课程。

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孟繁华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家长担心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会影响孩子成绩,出现“学校减,回家增”的情况。

北京市教委答复,目前,北京中小学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普及率已经达到百分之百。在此基础上,北京积极探索建立由家长、老师和社区代表组成的新型家校合作组织,目前已经有将近1000所学校建立家长、教师的协会,推动学校、社会共育咨询室的建设。北京16个区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建立了120多个咨询室,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上共享、优势互补以及工作联动。

北京市妇儿工委还在针对“如何进一步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问题中答复,北京正在搭建贯通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市、区两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全覆盖。

此外,依托北京丰富的科研学术和专家资源,市妇儿工委还通过打造家教服务品牌,开发系列微视频等形式帮助家长认识孩子成长规律,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 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