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姐哭诉寄给浙江儿媳的特产,被直接扔掉,网友看后却笑了

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地方水土不同,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让各个地方都诞生出了很多的特色美食,有些特色美食本地人天天吃不腻,但是外地人看到后却是直摇头。

最近湖南刘大姐哭诉寄给浙江儿媳的特产,没想到被儿媳直接给扔掉了,刘大姐委屈的不行,但是网友看后却笑喷了:“这特产我们也不敢吃啊!”

到底是什么特产?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刘大姐儿媳是浙江杭州人,对于湖南老家的特产并不是很了解,浙江儿媳收到婆婆寄来的特产后却是一脸的懵圈。

只见纸箱里面放了很多个草灰色的圆饼状东西,这东西看起来有点像牛拉出来的粑粑晒干后的样子,仔细看的话还能够在上面看到少许的草渣子。

浙江儿媳越看越觉得这东西很像牛粑粑,用手摸一下,顿时手上都沾到了很多草木灰,浙江儿媳哪里敢吃,于是便直接将其扔进了垃圾桶里。

湖南刘大姐对此很委屈的说道:“这个特产其实就是我们湖南乡村地区最常见的紫苏酸枣饼,是我经过半个月辛苦做成的,没想到却被扔掉了。”

紫苏酸枣饼是湖南当地最传统的特色小吃,很多湖南人小时候的零食便是它,在秋天,湖南的山林中有一种名为酸枣树的植被。

这种植被长得很高大,一般都有10米以上的高度,一般人根本爬不上去,每到秋天时,这些酸枣树上的果实便会逐渐成熟,从而掉落在地上。

人们便会带着篓子,袋子去山林中捡酸枣,有的酸枣树比较小,人们站在树下摇一摇,便会掉下很多果实。

刘大姐便在山林中捡了五六天的酸枣,然后将其带回家,清洗干净,在将酸枣放入锅中,大火蒸制裂开即可。

接下来就是最繁琐的步骤:去果核。

由于酸枣果实比较小,需要去掉外面的表皮,更关键的是要去掉果核,只留下少许的果肉,去果核是一个很麻烦的步骤,果核比较滑润,去的时候很费时费力。

但是好东西,往往都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劳动才能够得到,刘大姐累得腰酸背疼,花费了一整天时间,才终于将果核去掉了。

将去掉的果核加入少许蒸好的南瓜,然后将二者混合在一起搅拌,直至二者完全融合成金黄色。

然后再加入大量的白糖,由于酸枣果肉的口感并不是很甜,所以需要放入很多的白砂糖,趁着果肉还有余温,必须快速将白砂糖搅拌入味。

在湖南门前屋后,甚至是道路两旁都有很多的野生紫苏,人们在夏季紫苏成长时便会将其采摘下来,然后将紫苏的叶子晒干磨成紫苏粉。

到了深秋季节将搅拌均匀的酸枣果肉,捏成丸子大小,然后撒上紫苏粉,将其充分被紫苏粉包裹在一起,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

紫苏酸枣饼一般需要晒一个星期左右,如果必须选择天气良好的日子,不能是阴雨连绵的日子,要不然紫苏就会生虫变质了。

将紫苏酸枣饼暴晒一个星期,然后将其装入密封的袋子里保存,一般而言存放半年不是问题,成为了湖南人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

刘大姐将自己晒好的紫苏酸枣饼打包寄给了浙江儿媳品尝,没想到儿媳从未见过,还以为是黑暗料理,直接扔掉了,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如果你爱看美食,爱看餐饮故事,欢迎关注我们

与君共勉

最穷无非讨饭

不死终会出头

你点的每个赞 ,我都当成了 喜欢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