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书记在南京会见!他是谁?

  

  图片来源于新华日报

  作者 | 印倩文

  文章来源 | 江苏城市论坛

  上个月,2023年诺贝尔奖陆续公布。回顾一百二十多年的颁奖史,诺贝尔奖累计颁布了六百多次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诺贝尔奖中的“父子兵”1956年,父亲亚瑟·科恩伯格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0年后,2006年,他的儿子罗杰·科恩伯格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21世纪以来首对获得诺奖的父子。

  此外,罗杰·科恩伯格还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也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倡导者和发起者。

  近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会见了罗杰·科恩伯格一行。省委书记表示,我们期待共同深化基础前沿研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造福人类的创新成果,同时促进更多优秀人才到江苏开展科学研究和交流访问。我们将营造良好环境,为大家在江苏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江苏居然没有这个“中心”?

  此次会面,罗杰·科恩伯格则表示,江苏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氛围浓厚,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将加强与江苏的交流合作,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人才。

  事实上,在科创方面,江苏处于一个略显尴尬的境地——省内尚未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什么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它是国家科技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也是涵盖了从原始创新、基础科研,到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完整科学发展体系的基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塔尖,目的是为了整合技术、资源的优势地区,输送行业优秀人才,解决科研难题,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全国共有5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是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今年1月正式获批的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直以来,江苏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即便是科技实力雄厚的南京——高校多、科教人才多、技术发达、产业势头强劲,也未能入列含“科”量最高的“国家队”。

  尽管南京还未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不管是南京,还是放眼整个江苏,都打造了不少区域性创新高地。

  战略科技力量争做主力军

  2023年8月,江苏省实验室联盟在南京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共55家,由苏州实验室牵头,在苏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及部分省重点实验室等共同组成。

  9月,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经**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苏州实验室总部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桑田科学岛开工建设,致力于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

  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创造太赫兹无线通信实时传输世界纪录,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致力打赢种业翻身仗,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成功发布算力实验室、算力商店两大平台及核心产品“信息高铁算力网运营平台”。

  在连云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填补了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的空白。

  在无锡,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锻造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持续增强海洋装备自主可控能力……这些场景正在江苏上演。

  近年来,江苏一方面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江苏还积极把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纳入科技力量布局中,加快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江苏牵头实施2项国家“卡脖子”重点科技专项、15项重大基础研究,组织实施115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 水平,对全国的贡献超过1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4件,保持全国前列。

  先进制造业强省未来可期

  有了科创平台,江苏还不断转化科技成果,释放产业动能,打造更多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江苏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作为工业大省,制造业可谓是“百花齐放”。

  近年来,江苏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省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向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迈进,走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江苏路径”。

  2022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江苏省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苏州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苏州纳米新材料、苏锡通高端纺织、无锡物联网、徐州工程机械、常州新型碳材料、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泰连锡生物医药等10个集群成功入选,总数居全国第一。

  以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16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基础,不断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江苏科技发展未来可期。

  本文素材来源: 江苏城市论坛

  创客公社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