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大胆的话!
作者 | 梳子姐
今年冬天来的格外早,还没立冬,**气象台就发布了暴雪橙色预警,东北地区即将进入冰天雪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并不是多么豪迈的景象,赶在暴风雪来临前有许多事要干,冬储冬藏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北方人过冬,大白菜、大葱是少不了的,今年这两样菜格外便宜,便宜到让菜农心头滴血。
黑龙江有的葱农干脆啥也不要了,让周围老百姓到地里随便薅随便拔,拔多少都可以拿回家,一分钱不用花。
与此同时,白菜也出现大面积滞销,一斤卖不到两毛钱,看到这个价格就找到为啥中关村街道环卫工人拿新鲜白菜充当厨余垃圾的原因了。
山川异域,风月不同,咱们吃不完的白菜、大葱,在隔壁的韩国、日本就是价格高昂的宝贝疙瘩,如果能够加大出口力度,相信对双方老百姓都有好处。
一位叫“铁子生活分享”的东北博主拍摄视频显示,当地有个老板种了万亩大葱,本来计划卖往韩国的,结果韩国人不要了,内销又亏本,最后只要给五块钱,就可以随便到地里不限量地薅。
东北要振兴,不仅有工业问题,还有农业问题,摆眼前最着急的是如何解决大葱、大白菜销路问题,最现实的是打开韩国和日本市场,可是想想又让人头疼,咱们的热血网友们成天开足马力地骂棒子和小日子,他们挨完骂心里肯定也会闹情绪,不敢整大事只能对着软塌塌的白菜大葱出气了。
今年8月25日,富士周刊发表文章,煽动日本政府禁止进口中国农产品,理由是“农药”使用过度,耕地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还扬言到东南亚地区寻找“干净的”农产品替代。
雪崩后的雪花并没有飘在天上,而是结结实实地压到了每个人的身上。
为了让东北的父老乡亲尽快过上好日子,刚刚成立不久的东北振兴研究院在海南召开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与任务”专题论坛,研究讨论东北复兴大计。
很多人闹不明白,东北振兴的会咋跑到海南去开,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海南常住人口900多万,有100多万是东北人,三亚的房子每三套就有一套属于东北人,东北警方连警务站都设到了三亚。
记得有年春节,央视记者在火车上采访一位老太太,她说东北的土地承包出去了,光租金都花不完,冬天太冷就到海南来过年,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激动的幸福。
今年清明节前后,在海南澄迈县福山镇橡胶林里发现一具无名白骨,经过调查鉴定,死者为辽宁铁岭人王某祥,19年前贪污受贿后跑到这里隐居下来直至死亡。
人生存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追逐财富和自由,从一百多年前“闯关东”,到现在东北人“下海南”,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无数普通人迁徙、迁徙、再迁徙。
最近《动物世界》里有句话被广泛引用, “当环境不适合生存的时候,物种就会停止繁衍和生息,开始大规模迁徙。”
这也说明,物种并非不愿意繁衍生息,而是需要迁徙到有利于繁衍生息的环境之中才行。
对于人类来说,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舒适的自然环境,还包括良好的社会环境。
昨天晚上,一位朋友聊天时问到,现在不少地方挂出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标语,这与 “为人民服务”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问的实在无聊,把人民高高举起并不在于字面上,口号声,而在于脚踏实地干实事、解难题、纾民困,只要维护好人民的切身利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定会心心相映、心有灵犀,反之浪费再多唾沫星子都没用。
以解决大白菜、大葱滞销问题为例,不需要什么研究院的专家写论文,更不需要领导拿着长长的稿子开会作指示,能不能派出贸易代表团到日本、韩国去调研市场,开拓市场,把生意谈成,这是真本事。
黄河长江不会倒流,但也不能出现淤塞。
大禹治水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社会管理的至高境界,宜疏不宜堵。
现在最怕的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正常的事变得不正常。
比如最近白城住建局发生的那档子事,老百姓就是想进来上个厕所小便,保安硬是拦着不让去,结果让得沸沸扬扬,灰头土脸。
表面看是保安的问题,可是保安又听谁的话,受谁的指挥?
芝麻大点的事,上完厕所哗啦啦冲点水就能解决,非得吹胡子瞪眼,让老百姓心里不舒服,这就是故意制造矛盾,故意折腾人,故意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11月3日,杭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落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牌匾金光闪闪,耀眼生辉。
这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明亮的人心。
只要人心不散,一切都不事。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