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迎重大突破,第一龙头即将量产,11月有望5至20倍上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工业生产到家庭服务,再到医疗、娱乐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机器人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Optimus"时刻。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清晰画出人形机器人战略路线图。工信部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同时工信部提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础。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而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千亿规模,这也将刺激整个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广发证券指出,2023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当前时点刚好是各项技术大突破的交汇点,无论是精密控制零部件方案的迭代升级,还是GPT大模型的不断进步,都让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更近了一步。就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市场整体格局来看,多方势力分别在软件(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等)及硬件(自研电机、整体结构、运控能力等)等方面具备其先发优势,同时部分厂商已具备商业化能力,有望于今年四季度交付产品。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趋势之潮已至,当下应积极关注各家现有企业及新进者的技术路线及产业化进程。
在关键技术突破上,《指导意见》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在机器人已有成熟技术基础上,重点在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肢体”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体系等领域取得突破。包括,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运动的“小脑”;系统部署“机器肢”关键技术群,打造仿人机械臂、灵巧手和腿足,攻关“机器体”关键技术群;构建完善人形机器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人形机器人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等。
那么,机器人概念有哪些股票会受到资金青睐,成为接下来市场的宠儿呢?下面我经过复盘整理出了5家相关企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神州高铁
公司在轨交运维领域最早完成检测、检修、清洗、物流等机器人的研制并投入商用。公司当前已研发成功多款机器人设置
创元科技
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轴承生产的各类轴承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高端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减速机、液压传动系统、电动工具、汽车发动机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应用轴承研发方面,开发配套新品轴承已送交客户验证并成功配套等世界一流企业,机器人用轴承质量和性能均优于国外进口样件。
东方电子
公司以服务中国核电为目标,在中低压电气成套设备智能化、智能巡检机器人、综合能源管理、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针对核电产业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司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开发完成。
长虹华意
目前拥有与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以及新能源电池相关的全球专利144项,还与飞利浦、Neato、美的、海尔等众多国际及国内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成为众多国际大品牌的ODM厂商。
格力电器
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已研制出水平多关节(SCARA)机器人、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等不同种类产品。产品覆盖1~180KG负载级别,应用于家电、家具、电子等领域,可以代替组装、抛光打磨、喷涂焊接等岗位员工作业,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最后,我也精选了一家核心龙头公司,或将是“机器人”第一龙头,11月有望起飞,看好的逻辑如下:
1、低位+低价,集市场热点为一身,公司生产机器人RV/谐波减速器轴承等产品,已经逐步的批量配套。
2、市值50亿以下,主力容易拉升,前期拉升一波,近期主力洗盘完毕,筹码集中,随时准备起飞。
3、目前股价处于上升通道,主力建仓明显,成交量倍量+堆量,有量就有行情,MACD日周月三线金叉,主力高度控盘,随时拉升,新一轮主线启动在即。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