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党中央抓捕了许世友的二儿子,许世友表示:抓得好,抓得妙
【编者按:本文为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前言:
1979年,当许世友刚从广西结束中越边境自卫战返回北京时,中途却收到了老友的传信。
来信的人叫“鸽子”,虽然用的是化名,但许世友还是一眼就猜出了此人的身份。
看到信上说多年未见,邀请许世友到南京一叙。
内容的寓意是好,但许世友品着却总感觉哪里不对。
他知道,“鸽子”向来不会随便通知自己,如果他接到了“鸽子”的信件,那么一定说明出了大事。
意识到这点,许世友连夜起身奔赴南京。
可见到好友的那一刹那,许世友却不由一怔。
“鸽子”递给了他一封抓捕文件,而需要抓捕的对象正是他的二儿子,许建军。
那么鸽子到底是谁?许建军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让**如此震怒呢?
秘密文件引担忧
看到文件的那一刻,许世友不禁感慨万千,可是仔细看过内容后,他却说:“抓得好!犯了这样的错不抓他,难道还要留着他祸害国家不成!”
“鸽子”聂凤智看了他一眼,说:“你也别着急,但是,他犯了这样的错,组织上是一定要采取行动的。”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姑息!”
说完,许世友便一拍桌子,再也不想讲话。
又过了两天,见许世友渐渐消气了,聂凤智才坐下来和他心平气和地去聊了这个问题。
漫漫长夜,许世友不禁想到了自己往昔刚刚参军的日子,之后更是想到了自己组建家庭,迎接大儿子二儿子出生的日子。
许世友的作战经历可谓蜿蜒曲折,别人都是应招当兵,可许世友当初加入部队可谓是落荒而逃。
年少的许世友虽然出身贫寒,可好歹也念过私塾,知道人活一世,当有可为,有可不为。
所以,在看到当地乡绅欺凌孤女时,许世友立刻挺身而出,将那人打成重伤,可不料却得罪了当地权贵。
许世友因此也只能连夜逃跑,以求一线生机。
他最先认识的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后来接触到我党同志后,便现在红军第一师第一团担任连长,并成了一名光荣的团员。
1933年,许世友在参加了川陕苏三个地区的围剿作战后取得了人生的第一项功勋,而他也由原先的连长胜任红军第二十九师师长,并指挥了万源保卫战。
和其他的将士不同,许世友作战是粗中有细。他作战前总是会先划定一个大概的作战范围,而正式开战后,许世友则能在战场上洞察局势,并灵活地指挥众人移动埋伏点和狙击点。
所以,要说许世友是五大三粗的李逵不为过,要说他是神机妙算的吴用更是十分贴切。
因此,许世友在军中也得到了一个妙算子师长的称号。
到了六月份时,抗日战争愈演愈烈,这时,许世友向毛泽东立下军令状,声称一定要取得香城固伏击战的胜利,否则绝不会来面见众位同志。
香城固这个地方可谓是战略要塞,四面没有绝佳的隐蔽点不说,就连周围植被也十分稀疏,作战环境可谓恶劣到了极致。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世友仍然带着红军386和398旅切断了日军的退路,歼敌两千不说,还带回了大量的战争武器和作战所需的资源。
也就是这一战,让众人开始重新认识了许世友,就连周恩来也说许世友是个有担当的人,言必出,行必果。
组建家庭得幸福
但是,随着许世友的年纪越来越大,组织上也开始操心齐了他的婚事。
1941年时,在组织的介绍下,田普和许世友第一次相见,而就是第一眼,田普就对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充满了好感。
在许世友准备上前线打仗时,田普追出了三里地,只为送给许世友自己做的一双布鞋,而许世友尴尬地翻遍全身也只找回一枚弹头,说:“你等我,等这场仗打完我就向组织打申请让咱俩结婚。”
果然,许世友得胜归来,两人在组织的见证下正式成为了夫妻。
然而,田普虽然是许世友的夫人可她也没有忘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她担当许世友的秘书,替他整理好各项军事文件,并将所有人的汇报在统一整理后交由许世友阅览。
而一年后,两人的大儿子出生,又过了两年,二儿子许建军也呱呱落地。
这时的许世友虽然仍然在忙着在指挥战争,可是已经有了家庭的他却觉得心中特别的安定。
1951年,许世友的三儿子和小女儿相继出生,可此时,许世友却得到了**的号召立马要奔赴前线作战。
作战前,田普让他给三儿子和小女儿起个名字,而许世友为了确保作战的胜利直接给儿子起名叫许援朝,女儿叫许抗美。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虽然许世友不能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只要一有空便就会向家中寄信,询问几个子女的学业情况。
大儿子热爱读书,十分严格要求自己,可是二儿子许建军却是活泼灵动得很,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然而,眼见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即将成人,许世友便决定将他们俩放到军队中磨练。
在许世友看来,身为男儿,就应该担起保家卫国,卫护百姓的重任。
大儿子对父亲的决定没有什么异议,可是二儿子许建军却是一百个不同意。
在他看来,许世友完全是多此一举,本来他已经是军功卓著了,所以无论到哪里,只要一说父亲许世友的名讳,自己肯定能受到别人的优待。
可等知道二儿子这个想法后,许世友却把他臭骂了一顿,说:“我立下的军功和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你什么时候能够亲自带队伍上战场再说吧。”
说完,许世友便愤然离去。
他其实想锻炼两个儿子的意志,告诉他们,无论怎样,自己的路还是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去走,任何人都跟不了他们一辈子。
大儿子知道父亲的深意,所以很快便适应了军队的生活,但二儿子许建军却在之后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监禁多年得教训
1979年的这天,当聂凤智找到许世友时就告诉他,对于许建军一事,组织上已经有了结果。
因为他和不应该接触的人深入攀谈并透露了些许消息,因此对于他的判决不会轻。但是又考虑到许世友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在量刑时对许建军减少了一段时间的监禁,换成了劳动改造。
知道此事后,许世友立刻说:“组织上判决得好!可是监禁的时间不能少,如若不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不知错,又何谈悔改这一说?依我看,这监禁要有,劳动改造也不能少!”
听完这些话,聂凤智立刻将许世友所说的一字一句传回了**。
**的所有同志在感叹许世友将军的深明大义后,不禁对许建军都抱有惋惜之情。
他本来有大好的发展前途,却因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做了让自己后悔一生的事。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看清自身的选择。
投机取巧的想法不能有,想要天上掉馅饼的想法更是要杜绝在摇篮里。其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社会。如果自己想要做出一番成就,除了从基层做起一步步踏实前进外别无他法。
许世友将军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可是许建军的事迹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何时都要看清自身,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