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上,张闻天讲了3个小时,毛主席说:你离右派只有30公里了
1958年4月,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张闻天,主动响应**关于领导干部要去基层调查研究的号召,先后到上海、杭州等地进行调研。通过对40个工、农、商业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调研,张闻天对“大跃进”已经开始露头的某些不健康苗头有所警觉。
张闻天
张闻天认为:全民大炼钢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炼出来的铁质量都很差,是“得不偿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仅仅起到检阅群众力量的作用”。对于当时宣传部门和干部中普遍存在的说假话、报喜不报忧和浮夸风,张闻天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理论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1959年7月,中共**决定召开庐山会议,以总结经验,继续纠“左”,制定新的经济建设规划,张闻天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毛泽东在会议的开幕式上对“大跃进”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在这样的基调下,会议的前几天气氛比较轻松活泼,与会者白天开会,晚上看戏、跳舞、休息,颇有点“借得名山避世哗”的“神仙”味。
张闻天在领略庐山风光的同时,却认为当前的形势并不乐观,他在会议间隙和许多同志都交换了意见,并了解到不少人都认为“大跃进”问题不少,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1958年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源在于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张闻天深知,仅凭一点感性认识是不足以说明这些问题的,只有从理论上去分析,才能讲得透。
庐山会议旧址
此后的几天里,张闻天在讨论会上都是只听不说,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点什么,但在那平静的外表下,他正在默默地思考、苦苦地探究,他在酝酿着一篇理性的宏论。
7月14日,彭德怀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约4000字的信,他首先肯定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的正确和成绩,然后着重指出了存在的缺点和失误,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主要办法。7月16日,毛泽东将这封信发给参会的人员进行讨论,有人表示支持彭德怀的观点,但责难者也大有人在,随着两种观点的碰撞,庐山会议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彭德怀
张闻天本来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出于对党和国家命运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他下定决心要在会上发言,而且要真正把“大跃进”的是非讲透。张闻天的秘书肖扬后来回忆说:
张闻天为了丰富发言的内容,和许多同志交流了看法。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和胡乔木得知张闻天要发言后,都劝他少讲问题,张闻天却表示:不能退缩,不仅坚决要讲,而且要系统讲一下。
7月21日上午,张闻天终于完成了他的发言提纲,这天下午,他在庐山会议华东组正式发言。张闻天的发言持续了3小时,共涉及13个问题,发言抨击了“大跃进”中那种不讲条件、不合乎实际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张闻天指出:强调主观能动性作用是对的,但强调过了头,以致不顾实际可能性,这就成了主观主义。
庐山上的张闻天
关于如何纠正错误,张闻天认为关键在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他说:
对于自己这篇充满清醒的理性和科学的批评精神的发言,张闻天是很自信的:他自信自己的发言组织得相当严密;他自信真理在自己一边;他自信自己的初衷只是想让会议讨论一些问题,并无其他任何别的目的。
但在7月23日,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天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说:“党内有些同志在历史上的大风浪中就不坚定,站不稳,扭秧歌,现在又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泄气性、悲观性。他们不是右派,但自己把自己抛到右派的边缘,离右派只有30公里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指的显然是张闻天。
毛泽东
这年9月中旬,张闻天被解除了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职务,虽然他还保留了**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名义,但实际工作已经完全停止了。
曾有人为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发言惹祸而感到惋惜,但他却说:
张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