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不太在意别人评价,在娱乐圈要有坚定自我| 非常道实录

1993年,17岁的夏雨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举成名,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成为中国内地首位威尼斯影帝。此后,夏雨在演艺圈中大展身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角色,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谈到演员这个职业,夏雨认直言自己是一个努力的人,拍戏不是为了获得粉丝、流量,而是出于自己的热爱。他说“我只做我想干的事,我想干的事恰好跟你相符了,你喜欢,我也很荣幸、很高兴”。

夏雨带着自己主演的热播法治悬疑剧《庭外》做客《凤凰网·非常道》,和大家一起聊聊剧本、角色与搭档,分享自己“极静”和“极动”的双面人生。

以下是访谈实录:

夏雨:凤凰网《非常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夏雨,很开心跟大家在这里见面。

凤凰网《非常道》:用你自己的话说,演了这么多戏,你会更偏爱什么样的题材?

夏雨:题材对我来说不重要,只要剧本写得好、角色写得好,就会想演。看到剧本那一刻,我才知道好还是不好、想演还是不想演。首先我觉得首先这个剧本得有一种表达,可以引发人的思考、反省等等,希望这个作品是一个能够对人有益的一个作品,而不是说只是简单的娱乐一下。

凤凰网《非常道》:最近有一个特别期待的剧叫《庭外》,我听说它是由两个单元组成的。

夏雨:对,有些人就看不太懂,这到底是一部戏还是两部戏?就像我刚开始也是在问这个问题,到底是一部戏还是两部戏?它是两部戏,但它其实也是一部戏。我演的叫《盲区》,还有一个叫《落水者》。《盲区》是从《落水者》里面分离出来的一支,我觉得设计得也很巧妙。

凤凰网《非常道》:那么这个剧本当时吸引你是因为它的结构吗?

夏雨:其实不是,其实吸引我的单纯就是《盲区》这个剧本。首先电视剧,我没见过这么短的,电视剧一般起步就得20集,但是这5集,我一口气看完了,所以这点也是我想我必须要来演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导演是黎叔(张黎导演)。所以我就想,5集很短,导演也很好,然后剧本也好看,应该也不累。我前两年一直拍什么盗墓,类似那种剧,很累,有很多动作。结果没想到这部剧导演也给安排了那么多的动作戏。

凤凰网《非常道》:网友看到海报以后就说 “双雄狂喜”。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双男主的戏,你觉得你跟罗晋两个人在这个戏中的张力是什么?

夏雨:我们俩在这部戏应该是叫做“君子之交,惺惺相惜”。互相之间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我在《盲区》里面敢用他来当算是卧底的一个角色,他在《落水者》里边,也是无条件相信我。

凤凰网《非常道》:你们在演戏的时候,平时会交流吗?

夏雨:我们俩对手戏不是太多,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少,我们基本都是打电话。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我们都是非常敬业的演员,因为这个戏确实很辛苦,是一部职业戏,罗晋他演的是律师,每天都是西服革履的,然后他又属于比较怕热的,天天扇着扇子。

凤凰网《非常道》: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你们俩反差还挺大的,你们两个男主角中间其实是有一种对抗的争议是吗。

夏雨:这正好是叫做“君子和而不同”,他表现出来的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但是两个都是君子,有着所谓的“铁肩担道义”的担当感。他是律师,我是法官,�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