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做博物馆须具备“历史的视野”与“企业家精神”

盛夏的八月,成都太古里的街头人头攒动,一头银发的吴志华(Louis Ng)在人群中显得特别亮眼,他一边试图用手机记录下这座城市的瞬息万变,又一边思考着成都与香港双城之间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

8月10日,在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太古地产合办,成都太古里承办的《传统与未来: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与在地化》座谈会上,这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最为重要的“掌舵者”,与学者专家进行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化碰撞”之后,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深度专访。

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博物馆专家、历史学家及艺术行政人员,吴志华博士一直致力于保存、研究以及推广历史、艺术和文化遗产工作。2000年,他成为香港海防博物馆首任馆长,他还曾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副署长。

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任期内,吴志华策划了多项博物馆主要工程,包括整修香港艺术馆、兴建文物修复资源中心及扩建香港科学馆。

关于吴志华在香港多年的探索实践,前香港艺术馆总馆长邓海超曾如是评价,“(他)将香港文化视野提升到另一层次。”

在与记者的对谈过程中,深谙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吴志华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变化”。谈及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多次强调,“掌握变化的风向,赋能年轻的力量(manage the change,empower the young)。”

在吴志华看来,“博物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增进社会福祉具有关键性作用。为了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从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等领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必须主动变化,无论是策展方式、展现形式还是运营模式,都必须更加贴近真实的、在地的需求。而作为专业的博物馆人,除了具备‘历史的视野’,还需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一体多元,和而不同”

NBD:自2007年起,香港就与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多次合作,让香港市民得以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您的参与推动下,2007年与2010年,故宫国宝《清明上河图》及其电子动态版先后来港展出。我比较好奇,打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这个构想最初的由来是?

吴志华:通过最初的一系列合作,我们看到了香港市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像是数字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在港展览时,短短4周的时间,就吸引了92万名观众前来欣赏。

关于“香港故宫馆”的概念其实来自于一场下午茶。2015年,我还在康文署工作,有一次要从北京飞广州,但因下雨航班延误,于是我就和时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旁一起喝下午茶。当时我们畅想了很多合作,其中就包括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偶然,这么有趣。

2016年,为了利用好香港这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长期地、永久地展示故宫文化,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决定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事实上,按照原先的想法,我是准备在康文署做到退休的。但我的夫人和康文署李美嫦署长都支持我去应聘馆长。

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更是一项使命,我希望把过去的工作知识、经验奉献给这座新的博物馆。经过面试,西九文化区接受了我的申请。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我学到很多,也将创新的基因“植入”了这家年轻的博物馆。

NBD:比起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何差异化定位?

吴志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也一直是祖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与门户。我们希望做到“一体多元,和而不同”,也就是各个故宫的文化内核一致,但表达方式上,香港与北京、台北有所不同。

创新地表达是我们最重要的追求之一,我们希望用轻盈的方式讲好厚重的故事。无论是场馆设计,还是展陈方式,都希望能更好地回应现代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

比如,我们布置了“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介绍从清晨到夜晚清朝皇室宫廷生活的点滴,以更加创新和接地气的方式,让观众在轻松观展之余,体验到深厚的传统文化。

“不断自我造血,推进跨界合作”

NBD:2019年,您正式出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也是在这一年,香港故宫馆主要建筑工程启动,直到2022年7月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参观的人数处于怎样的水平?对于博物馆的运营,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吴志华:两年来,我们不仅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呈现了一个个充满新的元素和活力的展览。

2023年,我们的参观人数约为130万,在香港博物馆中排名第二。这个数据对一个新馆来说,令人感到兴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收费门票的部分,我们还与社会团体合作,向低收入家庭、中小学生赠票,一年送出12万张,占总门票数近10%。

截至今年7月,我们已接待了近250万人次观众,其中超过一半是内地观众。内地观众中,又以大湾区的为主,当然也有相当多来自北京、上海、川渝地区的观众。

作为一家新的博物馆,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巨大的“流量”转化为“留量”。我们现在的任务之一就是——更好地塑造博物馆品牌,打造更多贴近生活与消费习惯的文化产品,从而拓展更广的市场。

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但我们在坚守博物馆最初定位与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因此,我们一直在推进跨界的、跨区域的合作。

NBD:您曾在不同场合强调:创新,始终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个核心特质。近两年,你们有哪些创新之举?接下来又有怎样的计划?

吴志华:像是我们5号展厅的“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览,那是一个香港优秀设计师参与设计的展览。

展览展出故宫器物珍藏,包括瓷器、玉器、玻璃、服饰等,以生活化的展示方式,让现代的设计理念与古代的工艺形成“对话”,创新地展示传统工艺对当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内地的博物馆合作,像是去年9月,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金沙和宝墩等遗址的120件珍贵文物正式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这场以“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为名的特展,瞬间点燃了香港市民的好奇心,观众数量创下了当时新高。如此深度地与内地博物馆合作,对于很多香港本地的博物馆来说,其实是很少见的。很多博物馆同行看了我们的展览,说也想尝试,但他们也说做起来并不容易。

目前,我们正探索人工智能在博物馆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内地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卓越的博物馆建立紧密联系。接下来几年,我们会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港故宫馆的落地与创新应用。

“博物馆应该是创新人才孵化器”

NBD:可否介绍下,在文物展示、研究项目之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承担着哪些功能?

吴志华:博物馆不只是文物的保护者,在文化普及工作、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方面还要做得更多。

我们的一个重要理念便是要促进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开馆至今,我们已经跟多家海外及国内文化机构合作,合办了7个特别展览,均获得热烈反响。我们希望每年可举办两个与海外文化机构合作的展览,也希望开拓与其他地区博物馆的合作。

此外,我们还积极举办国际研讨会,包括去年9月的“三星堆与青铜时代的中国”国际研讨会,去年12月跟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承前启后·中国古代艺术保护国际研讨会”。通过邀请世界重要文博机构的馆长、顶尖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和专业报告,促进国际交流与机构之间的合作。

NBD:现在,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不单是保护文物,它更像是一个人才的“孵化器”,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赋能。我也关注到,贵馆近年来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紧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交流计划。可否透露最新的进展?

吴志华:我们始终坚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推动博物馆教育——培育未来文化艺术以及博物馆专业人才。

像是这次我来成都,主要就是陪参与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的学生们。这个交流计划,我们从2022年正式推出,由太古地产担任首席赞助,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学习内容由项目伙伴教育燃新设计。

这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年轻学子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包括建筑学、金融学、社会科学等。

他们自今年7月起就在香港、成都和北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文化交流与学习活动,通过参与创新工作坊、大师班,以及于艺术文化机构或私人企业实习,成为更加多元的“文化创新人才”。

我们不希望以后文博的人才,仅限于文化领域,我们需要的是具备多元视角,对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有着深度思考的创新人才。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将该交流计划落址成都,这次我们特意想待久一点,体验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博氛围。

我们在三星堆博物馆、金沙博物馆还有成都太古里,感受到这里的年轻人和小孩子都特别多,这也是成都充满活力与创新力的缩影。相较于很多内地城市,成都本身非常开放包容。我也关注到这座城市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尤其是对于文化产品,所以,成都未来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郭健东 )
阅读剩余
THE END